無外無限.無限至大—乘著清風的翅膀: 清風藝廊
策展人 | 徐婉禎
藝術家 | 石晉華、吳繼濤、林羿束、傅作新、劉文瑄
我常常在思考藝術的本質問題,比形式或內容更為本質的那個東西,我們姑且稱之為「藝術的太初」。
古希臘哲學家思及「宇宙的太初」,「太初」的希臘文是άρχή (arche),拉丁文翻譯有二:Principium,原始,原理;英文就是Principle;以及Initium開始,英文就是Beginning。「太初」這個概念不只是「元素」「原質」等物質性的意義,而是超物質但包含物質在內的「原始」。愛奧尼亞(Ionia)首都米勒杜斯(Miletos)三大思想家之一的亞納西曼德(Anaximandros, ca. 610-546 B.C.),在其著作《論物理》(Peri phyeos,或稱《論自然》)討論到原始太初,對於自然世界的雜多,他認為唯有用「非」具體的、「非」限定的、「非」固定的概念才能真正說明,即宇宙太初是界限或限制的「否定」(Infinite,或是In-definite)。
「宇宙的太初是無限」,正因為「無限」或「無界限」的沒有任何界定,萬事萬物才有其潛能可以生成變成任何事物。中國古籍《莊子》對惠施的記載中,亦出現雷同的論述:「至大無外,謂之大一。」最為巨大者,乃於無邊,而涵蓋所有,成為原初。藝術何嘗不是如此?藝術絕不只是某些物質性元素的組成,在形式或內容的要素之外,有超物質但包含物質在內的原始本質。
「藝術的太初」就在於「無外無限‧無限至大」,真正的自由方能產生真正的藝術。然而,如何得致真正的自由?真正的自由不是絕緣體、不是孑然孤立無所連結於天地間,本展參展的藝術家當也透過作品正思考或實踐自由的真義。
石晉華-經由走筆的過程,攀爬凡人慾念堆砌的那座高山,它龐然矗立、步步進逼,只能修練自己、調整呼吸,無悲無喜地在迂迴糾纏的走筆過程中,一點一滴緩慢地尋求釋放和解脫。
藉由此展,藉由參展藝術家的參展作品,我們想要傳達藝術太初之在於藝術的無外無限,無有外在的限制,因此有了至大的可能。這不是要我們與所有切斷連結,毋寧是要建立連結,建立連結使得切身存在有了意義,連結並非束縛,而脫去外來的限制束縛仍能與人世有所連結,此猶如乘著清風的翅膀,展翅遨遊於創造的宇宙,自由自在。